清考制度,是指学校给那些挂科的同学,在毕业前私自增加一次考试机会,目的是让学生顺利拿到毕业证。其实,教育部清理清考制度已是去年的新闻。而10月12日对外公布的《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要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
不得不承认,一些大学生日常熬夜、旷课、滑水是有“底气”的。如果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还可以参加补考;补考没过还可以重修;若学校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毕业前还会有一次考试机会,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清考”。
作为学生的学业能力是否可以达到毕业标准的最后一道检测,“清考”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很多学校,“清考”其实就是一次集体的大型“放水”现场。取消“清考”制度,针对本科生的毕业考核进行严格管理,拆除了平稳毕业的最后一道保护墙,将大学生赶出“安乐窝”,从学生主体入手倒逼本科生教学效果的提升。
在几乎人人都能上大学的今天,只要愿意,谁都可以上大学,大学已经完全变成宽进了。于是,学习习惯好的,不好的,适合的,不适合的,都可以进入大学,上课睡觉、玩手机、打游戏的人比比皆是。这时,质量把关尤其是出口把关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否则大学质量就真成了空谈。
不管在哪个国家,质量把关与质量控制都是大学的基本要求和规矩。美国的MIT在上个世纪,淘汰率最高达到了15%,而美国普通的社区学院(类似高职)淘汰率更可能高达50%。南欧很多高校是典型的宽进严出,淘汰率达70%是家常便饭,我国高校的低淘汰率本身也不符合基本的教育规律。
取消“清考”,严把毕业出口关,是从严治学、提高毕业生质量的应有之义。学生毕业的“保护墙”被打破,毕业门槛随之提高,高校毕业生输出的质量也有望进一步提高。也要看到,“清考”只是一种教学管理手段的改变,如何采取更多手段,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扭转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是取消“清考”后需要继续探索的问题。
在最好的年华,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