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济桥,位于广东潮州韩江,建于南宋皇帝宋孝宗赵昚掌权的第二个年号——乾道七年,至今已有长达八百余年的历史。
广济桥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同时兼具拱桥、梁桥、浮桥三大桥型的特点,是我国唯一一例竣工的风格多样丰富的古桥,这赋予了广济桥在桥型建筑史上的特殊意义,也是因为如此,广济桥才得以和卢沟桥、赵州桥以及洛阳桥并列,成为我国四大著名的古桥之一。
“湘江春晓水迢迢,十八梭船锁画桥”,这是清代进士郑兰枝见了广济桥的美景后有感而发,提笔写下的称赞。这句诗说的便是广济桥最大的特殊之处——十八梭船。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下广济桥的建立背景了。
韩江的江面狭窄,水流湍急非常,潮汐来去汹汹,再加上时不时的会有洪水和台风来访,就算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被贬至潮州后驱散了江里之前那些为恶的鳄鱼,降低了过江的风险,但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讲,想要成功渡过韩江仍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一直很是缓慢。
一直到南宋乾道年间,太守曾汪上任潮州。曾汪是个实干型的官员,见不得当地百姓生活清苦,想在韩江上建立一座桥梁,以便缓解百姓的生活,也能提高下两岸的交流和沟通。
但是韩江的地理条件实在是太过恶劣,就算以当时发展趋近完善的造桥技术也无法在波涛汹涌、水深湍急的韩江上造桥。
纵然条件艰险,但曾汪仍然没有放弃造桥的想法,他四处探查,几经周折,终于想出了桥舟结合的大胆方案,并将之践行,在韩江上建立起了这座千古奇桥。这种能拆能合的古桥,犹如一台机器一样,充满了智慧。
平常时期的广济桥是一座普通的、可供人们来回行走的桥,但若是有洪水或者台风来袭,负责看管桥梁的官职人员就可以动手拆掉浮桥,以便泄洪排水,减少发大水带来的危害。
这种可以由人工控制开启关闭的桥梁结构给古今中外的建桥史打开了一个新思路,也奠定了广济桥的特殊地位,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石桥。
广济桥的特殊之处不仅是在桥梁结构上,还在于他的历史人文意义上。这座桥跨越了近千年的历史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广济桥几经修缮,曾濒临解体,却又顽强的矗立在湍急的韩江之中。
他就像是一位睿智的老人,虽然无法言语,但却默默见证了三个朝代的兴起覆灭,他曾感受过国土被侵略的痛,又看着这块土地的主人分发崛起,在硝烟中赶走、打倒敌人,重新建立起家园。
对于潮州人来讲,广济桥是特殊的,不论是广济桥还是韩江,都给潮州留下了太多的回忆和故事,有广济桥建立时流传下来的“仙佛造桥”传说,有另一个爱民的好知府王源(明宣德年间潮州知府)留下的“王源破怪石”实事,还有生前死后均被百姓歌颂缅怀的知府吴均(清嘉庆举人)为了破解潮州城水患留下的“吴府公祭水”民间传说。
如果说,一定要从潮州的众多景点中选出一个代表来,那么我想,也只有经历了那么多历史风霜的广济桥才能担起这份重任,才有资格代表这座被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潮州了。
早些年的广济桥还不像现在这么广为人知,虽然同是四大著名古桥,但知名度却比其他古桥低了很多,一直到后面被开发成旅游景点后知名度才慢慢提升上来。
一开始广济桥的门票售价是50元,和同类型景点相比价格偏高,不仅被外地游客指责价格偏高,就连本地居民也经常吐槽。但就算这样,仍旧不减广济桥的魅力,尤其是广济桥更改们门票价格、将售价改成20元后,广济桥更是深受游客的喜爱,前去旅游观看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它也正式开启了“上位”的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