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历史知识 >

河南古人类遗址 ,25个遗址,带你了解10000年以来的河南史

49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5-29 10:17:24    

人们常说三千年历史看河南,这是对的。然而,如果说五千年历史看某某,就是贴金了。中国的历史只有3300年,即从殷墟甲骨文开始,中国才进入历史时代。

但我们可以说,五千年文明看某某。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而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

比文明更久远的是文化。文化的产生与定居有关,所以文化诞生于1万年前,与新石器时代同时出现。

根据考古发掘,李家沟遗址连接着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就此而言,万年文化看河南,不是贴金,而是客观存在。

其实,不管是三千年历史,还是五千年文明,抑或是一万年文化,河南都没缺席过。

1、新密李家沟遗址

位于郑州市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西的李家沟遗址,其文化堆积距今10500~8600年。

仔细分析李家沟遗址的多层文化,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该遗址早期,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居民流动性较强,掌握并应用便于长途奔袭狩猎使用的工具,以大型食草类动物为主要生计来源。

连接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李家沟遗址

(2)该遗址中期,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早于裴李岗文化。发现有很清楚的人类活动遗迹,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块聚集区:由磨盘、石砧与多块扁平石块构成,间或夹杂着数量较多的烧石碎块、陶片以及动物骨骼碎片等。

从现已发现的200多片陶片出土的情况来看,当时人类就在发掘区原地或附近使用陶器。陶片均为夹粗砂陶,颜色有浅灰黄色、红褐色等。这种较成熟技术或有可能并不起源本地,而应该与技术或人群的交流或迁徙有关。

这批陶片的器形很单一,均为直口筒形类器物,保留有早期陶器的特点。尤为突出的是,绝大部分陶片的外表都有纹饰,以压印纹为主,还有类绳纹与刻划纹等。

总体来看,这批陶器不论是器物类型还是纹饰风格,均与本地区年代稍晚、广泛分布的裴李岗文化有明显的区别。

(3)该遗址晚期,发现了典型裴李岗文化的陶片等遗存。

结合河南周边地区的考古发现,秦存誉认为,李家沟文化似与南庄头、四台一类遗存更为接近。

2、舞阳贾湖遗址

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的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

与贾湖遗址文化面貌相同的遗址还有十多处,大体分布与淮河上游的沙河、洪河流域以及东汉水流域的南阳盆地。

贾湖遗址清理出房址45座、陶窑9座、灰坑370座,墓葬249座、瓮棺葬32座、埋狗坑10座,以及一些壕沟、小坑、柱洞等。出土的遗物有刻符龟甲、骨笛、稻作遗存等。

贾湖遗址共发掘出三十余支骨笛,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乐器。

贾湖骨笛

贾湖遗址出土的甲骨所显示的契刻符号的形成年代,早于安阳殷墟的甲骨卜辞4000多年。

贾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水稻遗存,不过其生业经济仍以采集渔猎为主,稻作农业对贾湖人的饮食起补充作用。

贾湖的家畜驯养处于比较原始阶段,据相关专家研究,贾湖的猪是中国最早的家猪,葬狗也是我国这类文化现象的最早记录。

贾湖遗址墓葬多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向以西和西南居多,无葬具痕迹。随葬物大多为生活实用品,有的随葬品成组出现,如龟甲、骨笛、叉形器成组出现的墓葬有20多座,墓一般均较大,随葬品较丰富。男性随葬品多为石铲、石斧、骨镖、骨镞等,女性随葬品以骨针、纺轮、磨盘较多。

3、新郑裴李岗遗址

位于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的裴李岗遗址,是裴李岗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8000多年。

到目前为止,被判定为裴李岗文化的遗址有160多处,分布范围大致覆盖了河南省全境。

裴李岗文化的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器表以素面为特色,有少量篦点纹、篦划纹、网绳纹、乳钉纹、花边纹等。

裴李岗文化几乎继承了贾湖文化全部的器类组合,具体器形则有一定的改造,贾湖文化无疑是裴李岗文化的直系源头。篦点纹、篦划纹则与北方的之字纹筒形罐文化系统有关。

裴李岗文化形成后四面出击,成为这一时期文化接触、沟通、碰撞和融合的枢纽,造成了中国东部地区第一次大范围的文化整合,奠定了中华早期文明的基础。

4、安阳后岗遗址

位于安阳市后岗村的后冈遗址,为新石器时代至商代遗址,距今6400年到3100年。

1934年,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在遗址内发现了著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文化的“三叠层”地层关系,从而解决了三者的年代顺序问题,轰动了中外学术界。

梁思永(左)与哥哥梁思成在安阳发掘现场合影

事实上,距今6400年前的后岗遗址一期文化,不属于仰韶文化,而是与半坡文化并存的一个独立文化,只是后来被庙底沟文化给取代了。

仰韶文化晚期,后岗遗存为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龙山时代,后岗遗存为后岗二期文化。

5、濮阳西水坡遗址

1987年5月,在濮阳西水坡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包含仰韶、龙山、东周和汉代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仰韶文化(应为后冈一期文化,距今6400年)最为丰富。

遗址45号墓最为显耀,墓主人的东西两侧分别摆有蚌塑龙虎图案,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6400多年,其中龙的形象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体型最大、形态最逼真的龙形象,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

6、南阳淅川下王岗遗址

位于南阳市淅川县城南的下王岗遗址,为新石器时代到西周时代遗址。

其中,新石器时代遗存分为5期:

早一期遗存,具有仰韶文化早期特征。

早二期,发现一处以二次迁葬墓为主的大片墓地,多为埋2~6人的合葬墓,部分墓内陶器多系明器。中原地区以明器作为随葬品的传统,始见于此。

下王岗遗址发掘现场(资料照片)

中期为屈家岭文化层,发掘出成排房门向南的双间式房基。

晚一期文化的陶器中,包含有一些龙山文化的因素。

晚二期是具有明显地方特点的龙山文化遗存,陶器多呈灰黑色,以饰篮纹、方格纹和绳纹为主,常见器形有鼎、罐、瓮、豆、鬶与盉形器。

7、南阳邓州八里岗遗址

位于南阳邓州市东约3公里处湍河南岸的八里岗遗址,文化层堆积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早期、中晚期,屈家岭文化中后期,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晚期地层。

迄今清理的房屋基址绝大多数属仰韶晚期偏早阶段及庙底沟时期,多为分间长排房,也有双套间和单间者。均呈东西分别的南北两排,间隔约20米,年代相应。

八里岗遗址的房基

在以上房屋聚落遗存之下叠压着一处属仰韶文化半坡期的墓地。墓葬排列大多紧密,叠压打破现象十分复杂,大约可以分为早晚两个阶役。晚段者以多人合葬竖穴土坑墓为主,有的留有二层台,每墓葬数人至十数人,甚至近百人不等,多数为二次葬,少见一次葬:早段者多为单人一次葬竖穴土坑墓,以东西走向、头向西者为多见。

8、平顶山汝州阎村遗址

位于平顶山市汝州市的阎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部落遗墟。

阎村遗址不仅是一处相当大的古人类村落遗址,而且还是一个瓮棺埋葬区。仰韶文化史家类型时期(约6200年前到5900年前)盛行二次葬,人死后进行第一次埋葬,待尸身完全腐化,再把骨头捡出来,装进瓮棺进行第二次埋葬。这种陶缸最早在河南伊川发现,而且出土的数量也较多,所以被称为“伊川缸”。

1978年,阎村遗址出土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是古人用的瓮棺,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在国家文物局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组)重要文物中名列第一。

鹳鱼石斧彩陶缸

鹳鱼石斧彩陶缸的发现,把中国绘画史向前推移了数千年。这幅画解读了原始人使用石斧的方法。关于画面的寓意,其中一种说法是,陶画上的两种动物都是氏族和部落的图腾。鹳鸟是死者本人所属氏族及部落的图腾,鱼则是敌对氏族及部落的图腾。

9、平顶山汝州洪山庙遗址

位于河南省汝州市的洪山庙遗址,出土了仰韶文化大型瓮棺合葬墓,其规模之大可谓全国之最。该墓葬为一处同时期的多人二次葬,而且是仰韶文化中期发现规模最大的一处二次葬。

不仅如此,该墓葬更是仰韶彩陶艺术的集大成者。经过对瓮棺文物的整理与清洗,发现这些刚出土时附着钙化厚泥土的瓮棺,几乎每一个都绘有巨幅彩陶图案。彩绘的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人体类、动物类、神话故事类、工具类和天体(日月)类五种。例如,人体类彩绘中包含着一些硕大的男根纹,在史前考古文化中还属仅见。

从洪山庙大型瓮棺二次合葬可以看出,尽管当时的社会贫富分化并不十分明显,氏族成员之间的地位也相对平等,社会中还保留有较多母系制的孑遗。但在整个社会组织结构中,家庭的独立化趋势日益明显,儿童已成为氏族的正式成员,男性生殖崇拜开始代替女性生殖崇拜:这些都表明当时的社会发生了重大的转型,已由母权制转变为父权制。

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称洪山庙遗址的合葬墓处于庙底沟类型时期,但二次合葬是史家类型时期的习俗,所以,该墓葬应该与阎村遗址的鹳鱼石斧彩陶缸一样,处于史家类型时期。

10、三门峡陕州庙底沟遗址

庙底沟遗址位于河南三门峡陕州古城南,是一处仰韶文化和早期龙山文化遗址。距今5900年到4800年。

遗址内涵分为二期。一期(下层)为仰韶文化遗存,命名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二期(上层)遗存属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性质的遗存,命名为庙底沟二期文化。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是仰韶文化中最为繁盛的一个类型。其影响范围,西至青海,东抵山东,北至内蒙古中部,南越长江。

庙底沟二期文化,是仰韶到龙山的“过渡期”文化,它上承仰韶时代,下启龙山时代。历史上的涿鹿之战,很可能发生在庙底沟二期之初

11、三门峡渑池仰韶村遗址

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镇仰韶村南部的仰韶村遗址,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的命名地,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起点。

考古人员在仰韶村遗址发掘发现墓葬19座,房基4处,窖穴41个,出土一批陶器、石器、骨器、蚌器,其中有仰韶红底黑彩、深红彩的罐、碗,小口尖底红陶瓶,灰褐夹沙陶鼎等典型的仰韶时期器物,还发现有龙山式的磨光黑陶、压印方格纹灰陶、篮纹陶、灰绳纹鬲、带流陶杯等龙山文化时期的代表性器物。

仰韶村遗址发现大型房屋建筑遗存,从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看,初步判断为仰韶文化晚期。遗址中部发现4条大型人工壕沟,年代也属于仰韶文化晚期。

仰韶村遗址发现后,在黄河流域陆续发现仰韶文化遗址5000余处,其中三门峡市有200余处。

12、三门峡灵宝西坡遗址

西坡遗址位于三门峡市灵宝黄帝铸鼎塬聚落遗址群,是一处仰韶时代庙底沟类型的大型文化遗址。

铸鼎塬聚落遗址群不仅有着丰富的关于黄帝的传说,而且庙底沟文化遗址非常多,大概有20多个,是庙底沟文化的一个核心地带。

西坡遗址是这个地区第二大的聚落,同时也是保存最好的聚落,大概有50万平方米。

考古学家在西坡遗址的中心位置发现的编号为F105的大型房址,室内面积为200多平方米,房子周围有围廊,加上围廊的面积有500多平方米,这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当时最大的单体建筑。

西坡遗址F105第三次发掘全貌

2004年,也是在遗址的中心位置发现一座半地穴房址,大体呈五边形并有一条长长的门道,室内面积为240平方米,房址编号为F106。

据考古学家解释,西坡这两个大房屋应是“具有原始宫殿性质的公共活动场所”。

2005年至2006年期间,联合考古队对居住区南部的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现墓葬34座。其中墓葬M27的主人公是一个身高165厘米、35岁左右的男性,吃肉比普通人多,地位比普通人高,还随葬重要的器物大口缸,学者李新伟推测他很有可能是中国史前时代的第一代“领导人”,生活于5300年前。

13、郑州大河村遗址

大河村遗址,是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主,兼有二里头文化和商代遗存的古聚落遗址。

地处中原的大河村遗址分为六期。每一期的成分都很复杂:

大河村一、二期遗存,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为基调;残留半坡类型的一些因子,如杯口尖底瓶等;又保留有后岗类型的因素,尤其是大河村一期更为明显,诸如“红顶”碗钵、罐形鼎之类都可作为证明。

大河村遗址第三、四期,被称为仰韶文化大河村类型。它主要是在大河村一、二期之类遗存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大汶口文化的因素而形成的。

李新伟认为,大河村类型是颛顼—祝融集团在仰韶时代所创造的文化

大河村第五期文化,已经具有早期龙山文化的基本特征。大河村第六期文化,已经发展到河南龙山文化中期阶段。

14、郑州巩义双槐树遗址

双槐树遗址是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被业界称为“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河洛古国”。经考古勘探发掘和科学测年确认,该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

双槐树遗址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的三重大型环壕,具有最早瓮城结构的围墙,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大型夯土基址、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的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以及最早的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等。

遗址内发现3处墓葬区。墓葬为东西向,墓主人仰身直肢,头向西。这批墓葬是目前已知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布局结构最为完整、最具规划性的墓葬区。

双槐树遗址还出土有我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实证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从事养蚕缫丝。

据报道,双槐树遗址发现古地震遗迹,震级不小于6级,为郑州市区古代地质灾害对史前聚落的变迁影响提供了实证资料。

15、郑州西山遗址

西山遗址,位于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孙庄村西,北依邙岭余脉西山。其文化堆积层按顺序可分为3期:

第1期遗存约相当于后岗一期文化,多为零星分布,遗迹、遗物较少;

第2期遗存较丰富,文化性质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第3期则为仰韶文化晚期的大河村类型。西山古城即始建于此期早段,废弃于此期晚段,绝对年代为距今5300~4800年。

西山古城是中原大地乃至中国北方所发现的最早的城址。如果说城市是文明起源的标志的话,那么毫无疑问,河南是中原和中国北方的文明起源地。其平面略近于圆形,城墙现存高度保存最好的约3米,宽约5~6米,城墙拐角处加宽至约8米。城墙的建筑采用先进的方块板筑法,基底较宽,向上则逐级内收,形成一级级台阶。

西门北侧城墙

16、洛阳王湾遗址

王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红山乡王湾村北。文化层厚3米左右,内含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和龙山文化三期。

其中,王湾三期文化是指约公元前2400年以后的龙山时代晚期中原腹地的考古学文化。其下又多以嵩山为界,将嵩山以北以东的郑洛地区及山南的颍河、汝河流域有地域差别的文化分为两大类型,即“王湾类型”和“煤山类型”(或“王城岗类型”、“郝家台类型”)。

王湾类型已发现的遗址有洛阳王湾、西吕庙、矬李、涧滨,偃师县江村、高崖,孟津小潘沟、菠萝窑,新安县的左村、李庄,济源苗店、庙街、城关镇等。

煤山类型的遗址主要有登封的王城岗,禹州的瓦店,汝州的煤山、李楼,汝阳的上店,新密的古城寨、新砦,郾城的郝家台等。

一般认为嵩山南北这两个区域集团文化面貌上的最大不同在于炊器。即山北山东的王湾类型以深腹罐为主同时有鬲,而山南的煤山类型则以鼎为主。

17、郑州登封王城岗遗址

王城岗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位于郑州登封市告成镇八方村东侧的土岗上,是一处以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存为主,兼有裴李岗文化、二里头文化以及商、周时期文化遗存的遗址。

王城岗遗址最先发现的城垣建筑是遗址东北边缘的两座小型城堡 。两座小城东西并列,西城保存较好,面积不足1万平方米,东城大部分被河流冲毁。进入新世纪以来,又发现了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的大型城址,确认大城是在小城废毁后建成的。大城城墙外有壕沟,城圈基本上圈围起了龙山时代的整个遗址 。

据分析,小城之西城先是被作为仓窖区使用,后又改建为大型夯土建筑区并修筑了城墙。但不久,随着大城的兴建,大型建筑区可能移到大城以内,小城西城又重新作为仓窖区使用,直到龙山文化最末期 。

王城岗一带历来是盛产传说的地方,王城岗小城有可能为“鲧作城”,大城是“禹都阳城”。

18、禹州瓦店遗址

瓦店遗址,位于禹州市瓦店村东部和西北部的台地上,占地100万平方米,是河南省内的一处夏代早期重要都邑性遗址,先后被纳入“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考古项目。

瓦店遗址主要包含有龙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遗存,并以晚期遗存为主。是龙山文化晚期全国面积最大的人类聚落遗址之一。

专家推测,瓦店遗址从其年代和遗存特征看,很有可能是启都阳翟。

19、新密新砦遗址

新砦遗址,位于新密市刘砦镇新砦村,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以富含晚于河南龙山文化又早于二里头文化的“新砦期”遗存而著称。

新砦遗址出土的遗物数量众多,有玉凿、红铜容器等高规格遗物以及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牌饰纹饰相类似的兽面纹、雕刻精细的夔龙纹等,有高等级建筑材料如板瓦、陶水管以及反映礼乐制度的遗物,如玉圭、玉璜、玉璧、石磬等,反映出这一遗址的都邑性质。

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陶器盖上的兽面纹

新砦遗址发掘现场

新砦遗址是探索夏代考古学文化的关键,关于夏代考古学文化的观点集中在新砦三叠层,即新砦一期(河南龙山文化晚期)、新砦二期(新砦期)和新砦三期(二里头文化一期)。

通常认为,夏代早期的考古学文化应属于河南龙山晚期(都邑在王城岗和瓦店),中期初步形成具有夏王朝自身特征的考古学文化——新砦期文化,晚期发展为二里头一二三期文化。

20、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重点六大都邑之一。遗址位于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

关于二里头遗址,许宏总结道:这里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宫城——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大道即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车辙、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作坊区、中国最早的铸铜作坊和绿松石器制造作坊、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

绿松石龙

通过研究基本确定,二里头遗址一共分四期:一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750年至公元前1680年,二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80年至公元前1610年,三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610年至公元前1560年,四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560年至公元前1520年。

基于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和所处的位置,以及遗址表现的一系列王朝气象的内涵,可以判定二里头遗址为夏都。

21、郑州商城遗址

郑州商城遗址,为商代早期(前16世纪—前13世纪)都城遗址。

1977年,当时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二里头一二期为夏文化,三四期为商代早期,即商汤所都的西亳。然而,邹衡在当年的告成会议上提出郑州商城为商汤的亳都,目前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

1975年的郑州商城遗址

郑州商城肇始阶段的文化面貌呈现出多元文化传统,外来文化与本地二里头文化形成多元文化传统共存、互融的文化景观。

郑州商城肇建之后,其王畿区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深度互动、聚落广泛整合、社会深刻重组。

此后,郑州商城逐渐定局并形成宫城、内城和外城的三重结构布局,外城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左右,都邑布局走向成熟,各项设施逐渐完备,典型二里岗文化(早期商文化)风格逐渐形成,呈现出一元为主的文化格局,其他文化传统遗风犹存,但逐渐融入新的二里岗文化之中。

郑州商城在典型二里岗期晚段(二里岗上层一期或郑州商城商文化三期)达到全盛。以郑州商城为核心,中原腹地开启了“城市化”浪潮,在商王朝早期几乎同步形成了一批中小型商城。

22、洛阳偃师商城

商汤战胜夏桀后,没有迁夏社,夏桀的后裔和夏遗民依然生活在原来的夏都之中。

商汤的做法是,在二里头附近建立偃师商城,以监视夏人。这与周武王推翻商王朝后继续让纣王之子武庚禄父居住在原殷都“俾守商祀”,是一样的。

这意味着,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都在二里冈下层时期成为商代前期的都城——即所谓的“两京制”。

23、郑州小双桥遗址

小双桥遗址,郑州市石佛乡小双桥村。

小双桥遗址面积大,文化内涵丰富而重要,具有都邑遗址的规模和性质;遗址地处黄河南岸古敖地范围内,其文化年代属白家庄期,接郑州商城而繁荣,同时历时较短,合于仲丁迁隞的历史记载;遗址中大量岳石文化因素地出现,可以和仲丁征蓝夷的历史相对应。

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最早的陶缸上的朱书文字

小双桥遗址是处于郑州商城和安阳洹北商城之间的惟一一个白家庄期的、具有都邑规模和性质的遗址。

24、安阳洹北商城

洹北商城遗址位于东殷墟保护区北部,其西南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殷墟遗址,二者略有重叠。

根据考古发现,洹北商城遗址的年代略晚于洛阳偃师商城及郑州商城的早商文化,早于传统意义上殷墟的晚商文化,因而这处商城很可能是商代中后期的一处都邑遗址。

洹北商城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冈为代表的早期商文化和以传统意义上的殷墟为代表的晚期商文化之间的时间缺环,完善了商王朝的编年框架。

历史上的盘庚迁殷,其实所迁之地在洹北商城。

25、安阳殷墟遗址

洹北商城作为都邑没有太久,大概武丁时,迁到附近的殷墟。

殷墟,是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安阳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

周灭殷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

相关文章

逆水寒手游龙吟怎么加点-龙吟技能加点攻略

在逆水寒手游中,龙吟是新门派职业,相信有很多玩家都转了该职业,为此有玩家想知道逆水寒手游龙吟怎么加点?对此有疑问的话,下面一起来看看逆水寒手游龙吟技能加点攻略吧!逆水寒手游龙吟加点推荐  一、搭配推荐  1、青龙怒、吟风、诛邪、白虹、听雨、残心、雷龙天翔和止戈为武。  2、斩霜、白虹、辉光、听雨、惊
2024-12-23 10:30:54

《全明星激斗(送满星八神庵)》最强霸榜攻略

游戏简介格斗作品的3D策略卡牌手游《全明星激斗(送满星八神庵)》立足于典角色的独特技能,将一招一式精心雕琢给广大粉丝们还原了原作中的华丽战斗。进入战斗后,将看到每名出战角色展现出自己独有的战斗交果!每一拳挥出都充满震撼且打击感十足,精心打磨后完美传承的角色技能将让广大格斗家们仿佛置身格斗之城,真实体
2024-12-23 10:16:04

战争怒吼什么种族后期最厉害

战争怒吼中,该游戏融入了多种种族选择,使玩家体验更加丰富。而在游戏初期至中期,各个种族的特色虽然明显,但在后期来看,哪个种族最有优势和实力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游戏中一共有四个主要种族:人、精灵、矮人和亡灵。每个种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和技能,而这些技能在后期的发展和优势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2024-12-23 10:01:01

放置江湖如何双开

放置江湖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可以通过集齐各种武林英雄,来组建自己的江湖团队。利用团队来挑战各种关卡和BOSS,这种体验是一种令人兴奋的战斗。然而对于很多玩家来说,放置江湖的单开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想要在同一台设备上进入两个不同的游戏账号,以便在游戏中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2024-12-23 09:46:26

《国战来了》细节玩法全解析,新老玩家进阶指南

《国战来了》是一款超燃的三国策略手游。以经典三国为蓝本,逼真重现诸多战役。融合模拟经营、策略对战、角色扮演与副本探秘等多元玩法,让你尽情施展智谋。更有独特灭国战争机制,体验生死较量。内部哲蔻+v:twk697《国战来了》游戏攻略七日任务今日任务:务必完成七日任务中的今日任务,任务难度适中且奖励丰厚。
2024-12-23 09:31:21

《死战骑士团》新手的鬼灭崛起之路,深度剖析玩法细节

《死战骑士团》是基于人气动漫《鬼灭之刃》改编而成的角色扮演类卡牌游戏。踏入此游戏世界,仿若置身热血动漫之境,熟悉经典角色纷至沓来。借抽卡之趣,集角色碎片,终得心仪人物相伴。化身“灭鬼剑士”,无畏未知挑战,踏上探索征程,每一步皆有惊喜,每一战俱是考验,在这奇幻冒险里,书写独属于自己的灭鬼传奇,畅享策略
2024-12-23 09:15:59

热门文章

祖冲之是哪个朝代的 南北朝奇人轶事

当归不归:中药当归的典故

【民法小课堂】认识缔约过失责任

明朝公主哪个最漂亮?因为太美,驸马当晚没能撑住

最新文章

【民法小课堂】认识缔约过失责任

辽与北宋的和战:本来辽国就要全面溃败了,为何北宋却抢先议和,还签赔款协议

南宋之殇:焚毁行宫军营,让皇帝做“靶心”,腰缠玉玺背皇帝跳海

宋朝大相国寺在哪里?北宋皇家寺庙大相国寺,汴京城最大的“商业中心”,缔造万姓交易

当归不归:中药当归的典故

近代中国的前夜,最舒服的朝代,积弱的宋朝为啥还有这么多美称?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阔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