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0年代中期,阿尔及利亚处于经济自由度排序的末尾,在115个国家中的第115位。嗯,没错,就是倒数第一!
这样一种经济制度状态在实践中意味着什么呢?按下不表,先来简单回顾下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三十年来的发展历史吧!
三十年发展,“发展中后退”
阿尔及利亚在民族解放阵线的领导下,经过一场对抗法国的严酷战争,于1962年获得了独立。
新领导人拥有了一部由普遍公民投票认可的新宪法,并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一伊斯兰”一党制政府。
许多法裔居民,虽拥有宝贵的技能,却被“鼓励”离去。
针对曾与法国人勾结的阿尔及利亚人,还出现了一个报复浪潮,那样的阿尔及利亚人往往受过最好的教育。
此举类似,清朝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所到之处砸孔庙、烧经书,激怒了原本同情农民运动的儒家读书人,丧失了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制定长远战略的智囊功能,算是“搬起来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集中激进但失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
居于领导地位的民族解放阵线政治局着手导入了社会主义的中央计划,并对大量耕地,所有的制造、采矿、石油和天然气部门,以及所有的外贸和银行实行了国有化,对收购和分配农产品实行了国家垄断,政府将重工业的发展置于优先地位。
新的军政府导入了严厉的新闻检查制度,并在苏联集团国家的援助下,发展起了一套精心设计的警察国家监视技术。
另外, 通过对某些领导人的流放和谋杀,国家的领导层受到了反复清洗。
阿尔及利亚变成了OPEC石油卡特尔和所谓“不结盟运动”的核心成员,后者是一个本质上反西方的第三世界国家联合体。
在阿尔及利亚,尽管有巨额的石油和天然气储藏正在得到开采,但其经济仍发展得缓慢而不充分,并伴有很高的人口出生率。
私人投资,在独立后的最初几年里仍约占总资本积累的60%,但在1970年代后期缩小至不超过5%。失业率居高不下,城市移民加重了当地的失业问题。
逐渐地,官员和充分联合起来的商人们官商结合获得了更多的机会,能自行从事有利可图的生意。由于一般的阿尔及利亚人得不到这些机会,收入不平等便随之扩大。
经济自由化多变而任意,规则的执行依赖于个人与官僚的关系。
改革之后的“一地鸡毛”
1988年,官方食品价格的上涨引发了一系列激烈的暴乱。起初,暴动被镇压了下去,但一个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展开了狂热的鼓动,要组织进一步抵抗,直到1991年一系列自由选举获得允许。
在第一轮选举中,那个原教旨主义党赢得了绝大多数选票。
但这使许多人担心会发生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上的大幅度变化,并可能进一步丧失公
民自由。
于是,军方中止了那些选举。
然后,在1992年,军方领导人被原教旨主义者暗杀,从1992年至1997年期间,有记录的谋杀有10万起,包括恐怖主义地刺杀自由主义的大学教师、记者和外国技术人员。
在1995年和1997年间,又举行了选举,它使新的前军方领导人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合法性。
到1990年代中期,阿尔及利亚(1995年:居民2800万)是世界最大天然气田的所有者,并具有欧洲附近的、现成的能源和农产品市场,却只具有中下收入水平国家的人均收入。
从1985年至1995年,人均收入每年下降2.4个百分点,或总体上下降1/5。通货膨胀以每年约25%的速度上升,或十年间上升了近600%。
自1980年起,投资不断萎缩,文盲率始终较高,只有极少数妇女参加了工作。尽管有源于外流劳动者的大量汇款和来自外国政府的援助转让,阿尔及利亚的外汇储备仍少得可怜,外债居高不下。
阿尔及利亚变革失败原因
第一,阿尔及利亚制度变迁方式属于激进式制度变迁,对于社会冲击过大,改革的阻力较大。
第二,不重视边缘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改革。阿尔及利亚的教育制度、宗教习俗等边缘制度并没有随着核心社会制度的变革及时调整,宗教势力和宗教传统伊斯兰观念依旧对改革进程起着负面的影响。
例如阿尔及利亚从1962年独立到1990年期间经历多次重大的制度变革,借鉴了西方的自由选举制度和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但产生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其中很重要一点原因就是上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并没有产生很好的融合发展,例如案例中提到的拥有了一部由普遍公民投票认可的新宪法,并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一伊斯兰”一党制政府。许多法裔居民,虽拥有宝贵的技能,却被“鼓励”离去,还出现典型的报复行为。
第三,意识形态问题。阿尔及利亚在独立后选择社会主义,实行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配套的计划经济,本国资源丰富,并未形成有效激励,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但碍于意识形态因素,无法突破其束缚进行市场化的经济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