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成都,天府之国,人文炳蔚之地,虽吹渡春风千载,历经变化万千,但锦城先贤们勤政爱民的本质、清白坚韧的追求和廉洁奉公的精神,却在岁月的洗礼中沉淀、愈久弥新,始终浸润着这座城,感染着这座城里的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犹如点点繁星,熠熠闪耀在巴蜀优秀传统文化的星空。即日起,“清廉蓉城”融媒体平台推出栏目——天府廉韵,介绍成都历史上著名的廉洁人物,了解他们勤政务实、为民爱民、清廉树品的故事,敬请关注。
蜀人思冰,你知道“冰”指谁吗?
两千多年前,秦蜀郡守李冰率领民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制服岷江水患,将洪水长期肆虐的川西泽国,摇身一变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安居乐业的西蜀人民热爱李冰,因为他不但是伟大的水利科学家,也是中国历史上廉洁、勤政、爱民的杰出地方长官中的典范。两千多年来,他理所当然地得到了人民的敬仰、爱戴和深深的怀念——“蜀人思冰,不异于思禹也!”
由于李冰的身世史无记载,因而说法很多。最受广大学者支持的是:李冰为战国时期秦国陇西人,约生于公元前302年。
据传,李冰自幼聪慧,勤奋读书,12岁即能背诵《老子》《诗经》《论语》。少有大志的李冰饱读诗书,对自然科学尤其热爱。稍大,精天文、通地理的李冰游历全国,考察各地水患,边走边学边记录,沿途做了许多有利人民的好事,在全国渐有名气。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经名相范睢力荐,昭王遂“以李冰为蜀守”。李冰时年仅30岁。
年轻的李冰作为蜀中第一高官,丝毫没有前呼后拥的官威,现在我们就叫做官架子吧,没有官架子的李冰,只是带上随从和秦王赐的铁锸,或骑马,或徒步,沿石牛古道向成都进发。
李冰刚一到任,便拒绝了近百台“接风宴”,整天四处巡察民生,查勘水患,望着贫困交加的老百姓和波涛翻滚的洪水,年轻的李冰眼眶盈满了泪水。于是,他下定决心:“治蜀先治水”。
李冰将郡守大轿闲置于官衙内,脚穿草鞋,手拄竹杖,身背干粮,与随员一道餐风露宿,从成都起身,溯岷江而上。李冰等行约千里,沿途艰险备尝,直抵岷江源头。现在的大官,若不坐小卧车,步行数百步去考察的已经极少了。李冰一行却不坐轿不骑马,一路步行,且走且探,沿途记录历年水情,踏勘山势、水势,历经数月,带回大量珍贵的资料。之后,李冰废寝忘食,查阅大禹治水资料,在白沙(今都江堰市紫坪铺镇)与城区之间反复勘察、比较,最后科学地选定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动工的堰址。饱受水患的川西人民,当然十分拥护李冰修堰的壮举,动工之日,万众欢腾。
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几年时间之中,远远近近,甚至几百里外的农民都提着鸡、鱼、肉、油、蛋、米以及寒衣、草鞋等到工地慰问,这种鼓舞的力量,大大促进了水利工程的进展。年轻的李冰更是辗转于修堰工地,他亲自指挥,日夜巡视施工现场,以一个水利科学家的智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工程中的难题。虽然位高权重,但李冰却坚持住茅草工棚,睡简陋的木板床,从来没有单独吃小灶,吃大鱼大肉和美酒,而是吃大锅伙食,与成千上万军民同甘共苦,同抬石、挑水、凿岩,还常常身先士卒,以榜样的力量,鼓舞着建堰军民的士气。
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8年,终于建成。从此,洪荒遍野、蜀人几为鱼的川西泽国变成了“满目稻麦,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功盖千古的李冰却从不居功自傲,更不贪图享乐,而是淡泊功名,心系百姓,他常独自静卧在虎头岩侧或鱼嘴之上,一面读诗书,听涛音,一面思索为官之道、治水之道。
自都江堰建成后,不断地经受着洪水的考验,堤毁人亡的悲剧随时都可能发生。勤政廉洁的李冰,为都江堰的维护和岁修,不断总结经验,绞尽脑汁,查阅大量资料,费尽了毕生的心血。他在江中“立三石人”使岷江“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作为观测水位的一种标志。欧洲直到14世纪才发明计水器、水尺等,而李冰的石人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位计量工具。李冰在千百次实践中总结出的“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遇弯截角,逢正抽心”和“乘势利导,因地制宜”的岁修口诀,为后代维修都江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至今仍为治水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