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杰出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江西首位文学巨匠。其中让人印象最深的作品之一《桃花源记》,文中所描绘的桃花源,正是尘世中多少人苦苦追寻的理想生活,而陶渊明的一生,也正是他寻找桃花源的一生。
01 不幸却也无忧的童年时期
这一年是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了,算命先生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当爹的高兴得不得了,给儿子起名陶渊明。
那时的陶渊明家境充裕,可以说是锦衣玉食,家教良好,和别的孩子比起来,优越感十足。可惜好景不长,陶渊明九岁时老爹死了,一家人的顶梁柱没了,最主要是银子来源没了,家里只剩下老娘和妹妹。三个人坐吃山空,日子就越来越没落了,后来日子实在是过不一去了,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只好投奔到外祖父孟嘉家里。
命运常常在不经意间留下伏笔,当时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已经过世,据说也是“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仿佛从这儿能看到一点陶渊明后来“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的洒脱影子。
陶渊明在外祖父的生活也算幸福,至少衣食无忧,祖父家里藏书极多,陶渊明自幼爱读书,读了一肚子书,为后来成为真正伟大的田园师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逐渐显出其优秀的文学潜质。
陶渊明逐渐长大成人后,就搬出祖父家,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母亲、妹妹单过。这期间,靠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些积蓄,暂时没有钱财之忧,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期间,妹妹嫁了武昌程家,积蓄也随着日子的流逝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状况逐渐捉襟见肘,每况愈下。
这个时候,陶渊明自觉已经可以出来大济苍生了,而且家里也已经到了等米下锅的地步,两方面的原因,陶渊明下决定准备外出做官赚钱去,由此开启艰难为官路。
而此时的陶渊明正身逢乱世。东晋末年传统豪门势力与新兴贵族势力比阔斗富,大量囤积土地,而贫穷的底层劳动人民大量沦落为官宦乡绅的佃户,生活穷困窘迫,这种状况发展到后来便接二连三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
02 青年陶渊明谋得了第一份差事
公元393年,时年已28岁的陶渊明在江州谋得了第一份祭酒的差事。陶渊明的这个“祭酒”是江州剌史王凝之(这个王凝之的老爹是大名人——叫王羲之)自设的一个官职,这个官职在江州属于要职,握有重权,类似于常务副市长的职务。
王凝之是个有个性的人物,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年轻气盛,也是有脾气的,说好听点就叫傲骨,两个人四个鼻孔相对,隔阂日深。
面对王凝之这样一个“宝贝”,陶渊明心灰意冷,某天脾气上来说不干就不干了。后来,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秘书长),他也没有答应,下决心回家种地去了。
到此为止,第一次仕途就这样结束了。但陶渊明并未对仕途灰心,只道是运气不好,达既不得,就独善其身,回家读书去。不久他的妻王氏死了,继娶翟氏。
03因生活所迫,再次出仕
公元400年,陶渊明已经三十五岁了。当时天下大乱,也许是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到荆州,投奔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
陶渊明可是个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但危险来了,俗话说,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要没有个合适理由,如何能下得了船?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老娘死了,于是借机因母丧辞职回家,丁忧三年,名正言顺,也算幸运啊,陶渊明守在母亲坟前感慨万千了许久。
公元402年正月,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造反成功,改国为楚。 外面兵荒马乱,陶渊明在家乡躲着,没法在郁闷中爆发,就在郁闷中喝酒,可庄稼也不好好长,酒也不够喝……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三年。终于又让陶渊明等到了实现理想抱负的机会。
现在不得不提刘裕,这人人在陶渊明的人生经历中可是个重要人物。刘裕当时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击败桓玄,保傀儡皇帝司马德宗登基。二是刘裕觉得司马德宗当皇帝实在不如自己干,就轰走司马,自己干了。东晋灭亡,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
在刘裕大败桓玄的时候,陶渊明高兴极了,老天有眼啊,老陶雄心万丈,开门出来,投奔刘裕,“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心里觉得理想抱负的翅膀终于可以展开,在天地间自由翱翔了。论功行赏,陶渊明得到一个参谋的职务。这个差事不大,着实给了心头火热的陶渊明当头一棒,被一盆子冷水浇得有些发懵,是摆明了不信任,不重用啊,于此陶渊明变得沉默了……
陶渊明之前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后来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公元405年三月,陶渊明上表辞去参军这个实为顾问的差事,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
04 彭泽县令终结仕宦生活
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
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词》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实在没有别的办法,愁得转圈。而去当官还有300亩官田归自己用,吃的喝的就都解决了。
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来视察,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终于爆发了:“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翻译过来就是,为区区几粒粮食让我下跪?去他妈的,老子真真的不干了。这回真的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此结束。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熟知的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
《归去来兮辞》标志着陶渊明思想的真正成熟,从此之后在陶渊明的诗中没有了不平之气,没有了无病呻吟,真正达到了平和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一个彻底放下的,开悟了的陶渊明正式出炉。
05 归去来兮,开启田野生活
陶渊明归隐之后,生活来源就靠种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多少惬意的生活啊!跟当年官场生活一比,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不过陶渊明可算不上个合格的农夫,技术一般,体力也差,隔三差五的还要在家醒酒,所以生活质量自然也下降了一个层级。
偶尔也有些朋友来看他,会送他一些钱物,但毕竟救急不救穷,甚至交好的农夫朋友找他喝酒的时候也劝他再去做官,但陶渊明则笑而不应,次数多了,也就没人再提了,但村里有这样一个当过大官的农夫,大家也觉得脸上有面子,酒还是时时找老陶喝的。
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想起了嫂子和樊樊的米酒),虽然老陶农事差劲,但酿酒技术在村里是最好的,所以村子里的老乡们不管谁家酿酒都会请老陶去指点一下,等酒酿好了,再请老陶一醉。老陶为这事得意许久。陶渊明喝酒不讲究吃菜,俩大腌萝卜,或是院子里摘颗黄瓜也能对付。
朋友来了,只要家中有酒,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老陶会说:“我要醉了,马上会睡过去,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
歉收的年头,日子就惨了。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戏了,甚至灯油也买不起,老陶就发明了火把——找根松枝子点起来,把屋子里熏得黢黑。然后喝瓢水,蒙上被子睡觉去。
这时候也会有朋友知道他日子艰难,除了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饱,临走再送些肘子,鲜鱼之类的给他拿走。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
凡是有得有失,这倒是不必过于在意。
来给陶渊明送钱送物的也有些大人物,太守颜延之是来的最多的一个,前前后后给他赠送过两万贯铜钱,当然这些钱也都送进了酒家。
06 终曲
几度宦海沉浮,几番人生风雨过后,日子就剩下耕田,写诗,饮酒三件事。自在闲适的生活过得飞快,一转间,已过耳顺之年,陶渊明自知活不了多久了,六十三岁时,给自己写下了《拟挽歌辞三首》,送给死后的自己,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是陶渊明的一生,几度沉浮,一场悲欢,最终回归梦想中的桃花源,化为脚下沉寂的土地,却留下不朽的诗篇,让人们永久的怀念他……